艺术资讯

全部

评论

动态

观点

视频

拍卖

Comment

News

Opinions

【评论】往期回顾丨“艺术科学家”大土三阳

作者:苏醒  发布时间: 2018-10-22 15:12:09


  继承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根本的说它是一门学问,我不能走回到古人的老路上去,我要画出古意,而不是古法,我要学古人做学问,攀高峰的经验和知识,而不是跟在古人后面为他背包,提粮袋,扛扁担,我要创造的是属于我自己的,别人无法复制和替代。


——大土三阳


“艺术科学家”大土三阳


文:苏醒



  从理论上讲,科学和艺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世界的感悟,属于不同的范畴,以前并没有“艺术科学家”这个说法,所以这属于我个人的“新造词”,确切地说,是我为大土三阳老师新造的词。这个词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像做科学研究一样研究艺术”;其二是“具备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双重思维”。



(大土三阳老师与中国画廊报主编苏醒)


  熟悉大土三阳的人知道,这个词用在他身上非常贴切。


  大土三阳的作品,让人看一眼便难忘记。摒弃美术圈内那些乱七八糟的噱头和故弄玄虚的所谓技巧和流派的诠释与鼓吹,大土三阳在中国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培育出了适合国人气质与性情的,具有时代气象的中国画作品。



  这条道路异常艰辛。但大土三阳走得坚定、执着,坚毅性格的形成,与其母亲有直接关系。


  2018年3月21日,国家一级编导、著名纪录片导演李亚威带领《中国母亲》摄制组为96岁的泰兴女性李秋英拍摄专题片。摄制组经过广泛遴选,最终在全国确定了70多位候选母亲,又从其中挑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20位,进行采访拍摄。



(著名纪录片导演李亚威带领《中国母亲》摄制组为96岁的泰兴女性李秋英拍摄专题片)


  摄制组之所以选择李秋英老人,源于两点,一为老人身上独有的个人魅力,尤其是面对苦难生活的态度,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女性的杰出代表;二是老人培养的子女都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二子李砚祖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学院特聘“井冈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三子李晓辉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在厦门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担任客座教授。



  李晓辉就是大土三阳。


  大土三阳曾深情地说:“妈妈目不识丁,但她即使不吃饭,也省下钱来供我们兄妹上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妈妈都是沉着淡定应对,哼唱着‘东方红’,带着我们向前走,唱着唱着,我们兄妹浑身充满了力量。”“印象中最深的一件事是,我们兄妹六人,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缺衣少食,但有一次一位讨饭吃的麻风病人来到我家门前时,妈妈却把唯一的饭食给了她,而其他人是避之不及的。”



(大土三阳与母亲李秋英)


  母亲的精神与力量影响了他一生,也铸造大土三阳兄妹刚强、自信、独立思想的品格,为其以后从事艺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大土三阳个性化的作品风貌首先来自于他对艺术个性化的态度。


  巴尔蒂斯说:“我不喜欢当代绘画。我不得不创造一种可以传递事物之神并表现我所见到的现实之美的绘画;而时下的画家作画,是要表现他们那个‘个性’,但却忘记了共性才重要……”


  当艺术家无法逾越或突破前人所创造的艺术高度时,概念创作或观念创作成为一条道路。或者,这就是为何巴尔蒂斯在瑞士的小木屋与世隔绝的原因,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通过绘画语言在画布上呈现出片刻的瞬间永恒。他的某些作品,带有一种浓厚的情绪色彩的心理描绘,谜一样的气氛中弥漫的是不安的暗示。他用个性技法将当时客观事物的感受渲染在画布上的同时强调了共性的感受,而不是像某些当代艺术家那样,需要通过一大堆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呈现出作品内涵。



  是的,一部好的作品会有“带入感”,自带情绪,或悲或喜,或忧或怜,无需过多诠释或解读。


  中国画发展到现在,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很多艺术家亦选择了绕道而行,但大土三阳却结结实实地扎进了传统,他不回避传统,不走捷径,选择了一条代表中国文化正脉的道路。


  吴冠中说:“科技不能等同于科学,画技不能等同艺术,也就是说,技法是工具,以技法作为支撑,所表达出的带着呼吸、痛苦和爱的,有生命状态和原始情感的事与物,才是艺术家应该创造出的优秀作品。也就是说,一个好的艺术家,需要有过硬的技法表达他完整的个性化的生命体验。”


  大土三阳是深谙这个道理的,他有着清醒且客观的认识,一方面,他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再梳理和挖掘;二是提高对生命体验中意识形态的捕捉。



  在他的《五代宋元中国山水画论》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中国山水画体系的再认识。他认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成熟经历了三个高峰时期:一、五代北宋时代;二、南宋时代;三、元代时期,这三个时期宋代占其二。促成其风格形成发展的基本原因除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宋代理学的构建以及文人画家受到社会的尊重则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后,他列举了大量的人文事例,证明各路宗师创作出许多流芳百世之精品,都与宋代理学有关。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刻地阐述和论证了中国山水画自五代宋元以来的辉煌成就和艺术脉络。


  各个朝代的名家名作,大土三阳都如数家珍,烂熟于心,某一个画家哪怕在美术创作上有一点点突破与创新,都会被他睿智且敏锐的捕捉到。同时,他也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所谓的“大师”,范宽作品气势壮阔伟岸,有雄奇险峻之感,用笔强健有力,但却墨韵不足,灵气不够;董源作品景物粲然,平淡天真,灵气十足,却又无刚健雄壮之气;一代大家黄宾虹对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提出的用墨七法和用笔五法显然也有偏颇之处,其用笔五法:平、留、圆、重、变,他主张一幅画里只有使用了中锋用笔、骨法用笔,这幅画才有脊梁。但大自然造化千奇百怪、鬼斧神工,这样的要求显然与自然之道背道而驰……



  当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梳理完毕后,大土三阳忽然感觉自己肩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哪个朝代在绘画的哪个领域表现丰富,或者有断代,缺失,他均一目了然,历史的文脉延续至此,他感觉此刻他就站在整个美术史中的某一页上。他决心为中国画的发展做些什么。于是,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过程。


  画山难画树。“凡画山水,林木当先,锋峦居后”,很多艺术家为了避开画树这一难题,也选择了绕道而行,大土三阳的选择却是直面难题,迎头而上,最终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画法。藏家评价——“别人画的树是插上去的,你的树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他独具高格的画树艺术,已然超越于炉火纯青之境,超越了中国绘画历史上数代大家。


  他同时发现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画雪”是中国山水画的洼地,不论是唐代李思训父子,还是近现代用白粉画雪的陆俨少,这些都不是高级的做法。大土三阳苦心钻研,最终独创了属于自己的画雪景不使用一滴白粉,不勾一根白线,而达至雪境的荒寒料瀟、枯涩冷寂的境界。



  探索的成功背后是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付出。几十年来,他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休息的方式,却是坐在地上看以前创作完成的作品,看着看着,哪怕作品已经装裱好,他又取下来进行修改……一幅作品竟然能够反反复复修改装裱三四次……


  他的眼睛曾经做过两次大手术,他曾经说:“必须要持之以恒,长达几十年的锤炼基础,你画出来的东西,才会有生命。”几十年高强度的探索和研究,让他最终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找到了自己的“山水之道”,并创造性的提出了“笔墨五韵学说”、出版《五代宋元中国山水画论》,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一次大土先生凝听87岁女钢琴家巫漪丽演奏的钢琴曲《梁祝》,那婉转叮咚的音乐,女钢琴家年迈的颤抖形像,骨结凸突的手指,沉静其中的动容唇动,令其百感交集……他觉得女钢琴家就是她的楷模,在生命的晚霞余晖中还在孜孜不倦改编民族音乐。他想到自己的笔墨探求,耕耘,不也是儒子牛一般日日艰辛吗?非持之以恒之久练,非克已自律而思索,何来传世之精品,又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之文化?想到此,大土先生禁不住泪洒衣襟……


  严谨科学的治学,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生活中人情冷暖的敏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多重的审美意味。他善于捕捉自己在生活中随时的感悟,并将其凝练成诗,这些带着淡愁和忧思的诗,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和光芒。“秋鹤草枯花溅泪,镯细风啸鸟惊心;家翁椅前读信札,疑是悬瀑湿衣襟。”“夜半柳纤缠,晨曦漾漪涟;莫道浓淡墨,笔呤诗满帘。”幽簧生深谷,素雪舞滔天;待到春来时,花簇芙蓉年。



  于是,欣赏他的书画作品,你便有了多重的享受——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妙;层次丰富,远近相宣,动静相兼,声色俱佳之妙。


  具备研究科学的理性思维,善于捕捉人间冷暖情思的感情思维,大土三阳先生的艺术探索成功之路说明——植根于传统,不依靠外来因素,中国画仍旧可以走出宽阔的道路。


  【大土三阳简介】


  大土三阳,字笑辉(孝回、晓辉),号大土三阳。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院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大学客座教授。


  大土三阳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获得艺术专业硕士学位,长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与创作研究,足迹遍及名山大川。积学经年,画风旷达超逸,笔墨浑厚苍古,境界高远深邃,诗文学养深厚,是当代诗书画均达颇高造诣的学者型山水画家。2005年总结概括提出中国画笔墨”五韵“学术主张,2011年提出中国山水画必须重视苦练基本功,通过精确笔墨描述物象而求中国山水画神元之境的表现,即重在精神境界、格调气息的表达。2012年大土三阳被评为中国画当代十大家;2016年应邀赴台湾中正纪念堂举办个人大展;2017年入选为全球水墨画家五百强。


  大土三阳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卓绝的笔墨修炼,创造了画雪景不使用一滴白粉,不勾一根白线,而达至雪境的荒寒料瀟、枯涩冷寂。尤其先生独具高格的画树艺术,已然超越于炉火纯青之境,而达艺术之高度自由化元。先生对雪景山水和千姿百态的树木全方位、立体多元性的神元刻画,均已超越了中国绘画历史上数代大家。

(新闻来源:中国画廊报)